越南与美国贸易谈判取得重大突破 特朗普宣布达成协议细节待公布

  • 2 阅读

2025年6月9日至12日,越南与美国在华盛顿举行的第三轮对等贸易谈判成为两国经贸关系的转折点。由越南工贸部长阮鸿延率领的代表团,汇聚了公安部、外交部等九大部门的精英,与美国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及贸易代表贾米森·格里尔展开了为期四天的密集磋商。谈判取得突破性进展,双方在关税政策、市场准入等核心议题上缩小分歧,特别是越南提交的《反馈意见书》获得美方原则性认可,为最终协议奠定基础。


越南与美国关于对等贸易协定的第三轮谈判于6月9日至12日在美国华盛顿举行

这场谈判的独特之处在于其"技术+政治"的双轨模式。在技术层面谈判收官当日,阮鸿延与美方两位部长创新性地举行了"三边视频会谈",这种非传统的外交形式展现了双方破解僵局的诚意。卢特尼克在闭门会谈中特别强调:"越南不仅是供应链伙伴,更是印太战略的关键支点。"而阮鸿延则巧妙地将越南定位为"连接东盟与美国的桥梁",暗示越南在区域经济中的特殊价值。

转折出现在7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Truth Social上突然宣布与越南达成了一项贸易协议。特朗普写道:“我刚刚与越南达成了一项贸易协议。具体细节将稍后公布!”,引发全球关注。

根据披露的框架内容,越南将对美出口商品缴纳20%基础关税,转运货物税率高达40%,作为交换,越南承诺取消所有美国商品的进口关税。这种"不对称开放"直接冲击了价值1370亿美元的越美贸易格局——越南是美国第六大进口来源国,耐克、Lululemon等品牌近30%的产能集中在越南。


美国总统宣布与越南达成贸易协议

协议的深层逻辑值得玩味。对越南而言,这是应对特朗普"对等关税"威胁的权宜之计。4月美国曾对越加征46%关税,后降至10%为谈判留空间。越南通过让步换取美国取消高科技出口限制的承诺,特别是半导体设备的供应。而对美国,此协议实现了三重目标:降低贸易逆差(越南对美顺差全球第三)、打击中国转口贸易(40%惩罚性关税直指"越南制造"中的中国成分)、为汽车等优势产业打开新市场。

市场反应立竿见影。耐克股价应声上涨3.9%,Lululemon攀升2.9%,反映出资本对供应链稳定的信心。但隐忧同样存在:越南工贸部内部报告显示,20%关税可能使纺织业损失12万个岗位,而美国SUV零关税入越将冲击本土汽车产业。更值得关注的是,协议中"转运货物"的模糊定义可能成为未来摩擦的导火索——中国经越南出口的电子产品、光伏组件或将首当其冲。

这场博弈的终极赢家或许尚未明朗。越南通过牺牲短期利益换取了市场经济地位承诺和美国技术解禁,但协议执行面临两大挑战:越南国会能否批准如此大幅度的市场开放?美国会否在11月大选后推翻特朗普的政治遗产?正如阮鸿延在谈判中所言:"真正的考验不在签字仪式,而在工厂车间和港口码头。"此刻,胡志明市的制造商们正连夜核算成本,而远在俄勒冈的耐克总部已开始规划新的产能布局。


相关内容

4 Comments

    未查询到任何数据!

评论